內容來自地下錢莊汽車貸款hexun新聞

如果核電能夠替代房地產

讓我們想象一下,把世界最先進的核電技術和輸電技術配套,向俄國與美國這樣地大物博的國傢輸出,既可增加產品競爭力,還可讓自己的電網與周邊國傢鏈接,這不僅能促進中國的工業發展,還將創造龐大的工作崗位| 文 • 本刊特約記者 覃乾對於那些贊成中國政府放松房地產管控的人來說,今年二季度的宏觀經濟數據是一個極為有力的佐證。7月13日,中國國傢統計局公佈瞭上半年中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上半年GDP增速7.8%,其中二季度GDP增速7.6%,跌破8%。這是2009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首次跌破8%。這一情況讓中國的決策層深感緊張,國務院總理溫傢寶接連三天主持召開座談會,圍繞當前的經濟問題討論中國下一步經濟走向。與三年前不同,目前中國經濟正處在內外交困的尷尬境地,一方面,歐美在經濟危機二次探底後,經濟由原先設想U型反轉向L型演變,在這一悲觀的預期下,歐美各國開始裁縮需求,並對企業實施貿易保護。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2011年,中國出口產品遭受到69起貿易救濟調查,其中美國與我們的貿易摩擦最為頻繁。而在相關學者看來,鑒於全球制造業PMI及其新訂單指數均持續下滑,未來外需恐愈加疲弱。另一方面,自前年開始,中國政府用房地產調控來壓制“虛高”房價,這使得中國在目前持續下滑的GDP面前很難拿出強有力的刺激手段來穩定下滑的經濟數據。從今年7月9日開始的上市公司半年報已公佈的中報業績預告來看。逾四成公司上半年業績“下滑”,業績整體預期明顯低於前兩年。7月8日到11日,國務院總理溫傢寶主持的密集座談會讓很多業內人士感覺再次回到瞭2008年4萬億刺激計劃出爐的前夜。在此情況下,地方政府紛紛微調房地產政策來試探政策反應,各地房地產再次出現量價齊升的現象。經濟學界有一派觀點認為,中國GDP如果想要止滑回升,就要放松對房地產的調控。7月15日,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院長、匯豐商學院人文學院院長海聞在某論壇公開表示:“此次中國GDP破8與政府房地產調控過於嚴厲有關。”“中國經濟迫切需要一塊增量來替代房地產。不過,想要找到這樣的一個行業卻不容易。”國傢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邢國軍認為。實際上,房地產上下遊相關產業有60個,是中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據媒體統計,房地產未曾調控之前,房地產貸款占銀行貸款總額的近四分之一,土地出讓金占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的二分之一。房地產調控新政出臺後,地方政府土地出讓紛紛推遲,地方政府債務迅速顯化。近期,銀行業也步其後塵,根據中國銀監會數據,2012年銀行不良貸款率出現上升,尤其是從去年四季度開始,整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總額環比出現“雙升”。這樣的數據讓人沮喪。但是,解決方式已逐漸浮出水面,那就是——讓一批像核能的產業成為後房地產時代的有效替代品。在5月29日中國工程院召開瞭一次核能研究課題組研討會,建議我國在2015年核電總裝機約4,000萬千瓦規劃的基礎上,2020年核電運行裝機達到6,000-7,000萬千瓦,新建約3,000萬千瓦。按照目前國內100萬千瓦的機組平均造價150億元計算,這預示著未來僅核電站建造一項市場規模就達上萬億元。安全的成本盡管前景誘人,但不可否認世人對核電的恐懼正在被放大。福島核電事故之後,很多國人對核談之色變,甚至在此問題上對政府、對理論產生瞭信任危機。而由於核電技術復雜,科學事實不容易被普通民眾所認識,而媒體的科學性也不足又使這一危機很難解除。這樣的情緒如果不適當進行引導,那麼很容易引起過激舉動。“人們經常問我核能是否安全,而我的標準回答則是:對,就跟坐飛機一樣安全。飛機墜毀事件的確偶有發生,但高效率的安全系統能確保其發生的幾率微乎其微。”國際原子能機構原總幹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在談到核能的安全性時這樣告訴記者。美國科學與健康委員會主席伊麗莎白•惠蘭也在她的一篇文章中稱:美國三哩島核電站泄漏事故並未造成一人喪生,也未對公共健康造成影響。相關研究也表明,如今的核反應堆與當年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時的核反應堆相比,設計更加先進,在安全性上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從美國發展核能50多年的歷史來看,到現在為止,尚無一人死於核事故,在上一輪核電建設高潮以後,核電行業的核反應堆設計領域已經取得瞭重大進步,未來的核反應堆已經有瞭更好、更安全的設計理念,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都比之前的標準要高。現在核能技術已發展到第二代,其安全性達到瞭新的高度。中國政府決定把“寶”壓在AP1000身上。2007年3月,隨著中美間兩份重要協議《核島供貨合同框架協議》和《技術轉讓合同的框架協議》的簽署,美國西屋公司和紹爾公司組成的西屋聯合體在我國的第三代核電招標中正式中標。AP1000的設計理念是“簡化設計、模塊建造和非能動安全”,核心是非能動安全,簡而言之是在斷電的情況下,也可以在溫度超過一定值時自動啟動冷卻功能,因此留下瞭72小時的斷電反應時間。國傢核電技術公司專傢委員會專傢湯紫德曾告訴記者:“AP1000安全目標比現有核電廠領先約兩個數量級。”在經濟性方面,AP1000核島系統設計簡化,廠房建築和設備配置都大幅減少;其次,AP1000采用模塊化設計和模塊化建造技術,可有效控制、縮短建造工期;AP1000的核燃料采用簡化設計和長周期換料(18至24個月),有利於減少運行維護工作量,降低運行成本。雖然數據誘人,但AP1000並非沒有受到質疑。2011年3月7日,曾多次主持過有關核安全聽證的美國資深核安全專傢、民主黨眾議員Edward Markey,寫信給美國核安全監管機構NRC主席Jaczko,要求在AP1000屏蔽廠房設計安全性方面我們所關註的重大問題得到妥善解決之前,不要對AP1000反應堆的設計下最終審批結論。同年4月,由AP1000監察組等13個組織,聯名向NRC的主席等5位最高領導,投送瞭要求暫停AP1000設計認證審查的請願書。5月20日,美國NRC主席發佈關幹AP1000審查的公告。NRC對西屋公司的AP1000反應堆設計的審查,確認AP1000存在一些技術問題尚未解決。NRC將始終遵守對公眾安全和在保持透明的承諾,隻有在有關安全問題解決後,NRC才可以考慮頒發設計認證證書。NRC對西屋電氣公司AP1000,特別關註的問題是安全保護殼的設計,能否遏制事故條件下的壓力峰值。NRC已向西屋公司明確提出要求,必須給NRC滿意的證明。可是,AP1000已經到瞭不可逆轉的階段。相關部門發言人在一次論壇上對記者強調說:“AP1000首次在中國建造,對國內裝備制造業是一次嚴重的挑戰,更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一旦實現瞭國產化,中國將成為三代核電技術的示范基地,中國也將成為AP1000設備的主要供貨商。”這等於是在中國進行AP1000的技術試驗,風險不可謂不大,按照經濟學來看,風險應和回報成正比。那麼付出如此成本,中國核電想要什麼?棄而不棄的核電站現在誰是世界上當之無愧的核電強國?可能很多人都不會把答案和日本聯系起來。但實際上,日本核電技術近些年在世界上獨領風騷,它不斷用收購、參股、自主研發的方法向核電領域全面滲透,目前已基本控制瞭世界核電產業的技術研發、工程設計和設備制造等關鍵領域,特別是此前,日本企業通過收購西屋公司,已把第三代核電AP1000技術攬入懷中,現在,世界三大主要的核電提供商中,日本已漸有後來居上之勢。就在福島核事故發生前,日本經濟產業省還雄心勃勃地在其主導制定的2010年“能源基本計劃”中,將發展核能作為國傢重點戰略來推進。報告稱2010-2022年將投入運轉14座新核電機組,屆時日本全國共計67座機組,發電總量達68,060萬千瓦。可是福島核事故卻打亂瞭日本核電戰略,在越來越高的民眾反核呼聲中,日本依據本國《電氣事業法》宣佈,去年發生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站1-4號機組正式報廢。從4月20日起,日本國內所有新建核電項目亦被凍結。可是,這樣的經濟損失遠超日本政府的預測。福島核事故前,日本電力供應約三成來自核電,在日本制造業中心的關西地區,核電占關西電力公司總發電量的五成。法國路透社報道,在停止核電站後,2012年上半年,日本貿易逆差達到2.5萬億日元(折合317.8億美元),是去年貿易逆差的5倍,而主要原因正是核電站停運後大量進口燃油發電。不得已之下,日本政府於6月16日正式決定重啟關西電力公司大飯核電站兩臺機組,這標志著日本放棄核電不到兩個月,就改張易弦。之所以日本政府棄民意於不顧,主要是因為和其它能源比較,核電有著相當大的成本優勢。根據美國核能研究所的估計,日本核電成本隻有2.03美分/度,煤電、天然氣發電和石油發電成本分別是核電的1.5倍、2倍和6倍,也就是說無論使用哪一種石化能源代替核電,日本的電力成本都將上升至少50%,對日本制造業的打擊不遜色於任何一次“石油危機”。如果這種局勢持續兩到三年得不到改善,日本企業將不得不尋求海外發展,而國內產業空洞化造成的失業人數將增加約20萬人,最終日本的GDP將被拉低1-5%。這並不隻是個特例。此前,國際能源署(IEA)與經合組織下屬的核能機構(NEA)聯合發佈瞭一個名為《發電成本預期(2010年版)》的報告。在這份報告中,IEA聯手NEA召集瞭來自28個國傢的50多名科學傢,對21個國傢的190座電站進行瞭研究比較。而根據調查結果,當貼現率為5%時,需要大量投資的核電就優於煤電,成為最有競爭力的發電模式。當貼現率為10%時,燃煤電站就是最經濟的選擇。一般情況下,5%的貼現率反映瞭在受到監管的市場環境中可以接受的風險;而10%的貼現率更多地體現瞭在一個開放的市場環境中可以接受的風險。報告顯示,即使在貼現率為10%的情況下,亞太地區的核電平均成本仍要比風電低一半左右。除此之外,核電在穩定性方面更是讓很多政府和企業難以割舍,根據資料顯示,現在大多數商用核電站的預期使用年限都在60年左右。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世界會再次興起“復核”運動,不久前,奧巴馬政府再次強調,核能是美國未來能源政策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今年2月,美國核管理委員會30多年來首次批準新建核反應堆。專傢預計,在可預見的將來,美國仍將持續大力發展核能。美國核能研究所專傢湯姆•考夫曼測算,目前,美國104座核反應堆滿足瞭全國19.6%的電力需求,在美國的無污染、低碳電力來源中,核電占68.9%,這意味著核能是美國迄今最大的單一清潔能源來源。“當然,這種情況還會持續。”根據美國政府計劃,2035年美國將有80%的電力供應來自清潔能源。美國的表態讓更多的政府松瞭一口氣。法國政府在各方參與討論的基礎上,通過並頒佈一系列法律,如《能源白皮書》、《信息透明與核電安全法》等,為核能的建設與發展保駕護航,近日,法國電力公司宣稱,計劃為英國建造4個核反應堆的項目尋找合作方。不過,這樣的動作在俄羅斯眼中肯定不值一提。去年,俄羅斯國傢核能公司開始在亞洲和中東著手出口,並且取得瞭巨大的成功。從土耳其到越南,再到尼日利亞和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核電正逐步把這些地區“劃入治中”。今年,俄羅斯開始進入歐洲市場。6月,俄羅斯國傢核能公司(Rosatom)表示,“非常有興趣”參與匈牙利帕克什核電站的擴建招標項目,並為此項目投標做好瞭充足的準備。8月2日,俄羅斯與英國達成協議,希望俄羅斯國傢原子能公司與英國勞斯萊斯公司在英國境內以及第三國合作建設核電站。不久前,國際原子能機構發佈報告預計,到2035年核電規模將增長44-99%,這與兩年前所預計的37-110%的增幅幾乎沒有太大變化。中國的算盤看到這裡或許你已有瞭一些線索,那麼,讓我們一起把它拼出全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人類進入瞭電氣時代。電力需求逐年增加,電力供給難以滿足電力需求(這也是在經濟危機期間需求大於供給的最重要的產品),這一現象已經成為世界性難題。有人曾形容說:“有電的地方就有電荒”,自進入到21世紀,美國平均兩年就會發生一次電力危機,2003年8月14日的美加大停電震驚瞭世界,英、德、日等國傢電力缺口也一直是困擾其政府的難題。而中國的電力缺口尤為嚴重,2011年4月13日,華東電網公司《華東電網2011年迎峰度夏暨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指出,今夏華東電網迎峰度夏各項生產任務將十分繁重,電網安全生產壓力空前巨大。“這可能是自2004年電荒以後最嚴重的一次,它直接拉低中國經濟的發展,遠比房價對經濟的影響要快”一位發改委的研究員甚至這樣間接評價電荒的危害。電荒兇猛,2012年7月,印度出現大面積斷電現象,期間由於電網故障,甚至一度有6億印度居民無電可用。當然,出事的電網給瞭印度政府一個絕佳的借口,實際上,即使電網完好,該國仍有3億老百姓(即25%的人口)仍會用不上電燈。但即使這樣,印度依舊不是世界上電力最匱乏的國傢。在埃塞俄比亞、剛果、坦桑尼亞、肯尼亞及緬甸等國,有超過八成的老百姓根本用不上電。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世界經歷的是新的能源危機。在大規模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瘋狂的背後,是全世界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與正在捉襟見肘的能源供給之間的矛盾。“如果理解瞭這一點,就不難明白進入21世紀之後,為什麼世界上會出現多處局部戰爭與動蕩,各國正在進行爭奪能源的前哨戰,並藉此緩解日益積累的矛盾。”是不是有點意思,不要急,更有意思的在後面。“中國之所以願意用做實驗場的成本來大力發展核電,正是中國明白如果把自身原有產業和它對接,將擁有其它產業無法比擬的效果。一箭雙雕。”對現在的中國經濟增長來說,最棘手的問題無疑是產能過剩。中國銀行(601988,股吧)國際金融研究所分析師李建軍認為,中國經濟出現的困難,最主要因素有三。一是顯而易見的外需萎縮,此前,外需已成為消化中國過剩供給的主要市場;二是中國生產成本中的比較優勢逐漸喪失;三是逆周期宏觀政策調控的必然結果。“對於中國目前遭遇的經濟增長瓶頸,最可能的突破口應該在於投資。不過,經過一輪的大規模刺激政策之後,其所帶來的資產泡沫和潛在的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等負面效應過於明顯。”這就如魯比尼所言,“中國內部到處充斥著在實物資本、基礎設施和不動產方面的過量投資。”可是,核電卻是大規模投資的一個例外。去年的核電停擺,使得核電在其它新能源大幹快上的瘋狂時期得以休養生息。而作為新能源中成本最低的可行性項目,核電能吸收接近於房地產一半以上的投資和消化龐大的過剩產能。根據美國專傢對核電與煤電運行成本的報告可以看出,核電投資折舊在成本構成中約占56%,燃料費用約占20%;而煤電情況則是投資折舊占38%。中國核能動力學會經濟專業委員會原主任溫鴻鈞曾在2004年對我國核電上網電價進行過統計,中國東部煤炭市場價測算國產超臨界機組上網電價為44.04分/KWh,而以我為主的核電站上網電價僅為32.37分/KWh,國產核電價格是煤電的73%。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發展核電可以避免中國以前各產業重復建設的老路。如果你認為核電就這樣就可以被稱為替代房地產的最優選擇,那麼你一定沒弄明白中國為什麼要加快消化AP1000技術。其實單從核電技術來看,中國即使首先完成AP1000建設,在面對法、日、俄、美四國競爭時也未必占據絕對優勢。但請不要忘瞭,中國還有另一項在世界上獨占鰲頭的電力項目——特高壓技術。截止到目前,在世界范圍內,隻有中國建成瞭特高壓線路。2009年1月16日的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正式建成投運是一個標志——均衡能源供應成為可能,而這極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主要趨勢。不久前,德國從電力出口大國變成進口大國。目前德國從法國、荷蘭等國大量進口電力,而進口電中多數為核電。此前,捷克為瞭滿足德國增長的用電需求決定新建核反應堆。而德國突然增長的電力進口對捷克、波蘭等周邊國傢30年前建成的輸電系統帶來巨大壓力。有分析稱,德國最後可能會變成意大利——雖然國內放棄瞭核電站,但進口的電力多數來自外國的核電站,而且還無法掌控電價。與德國相反,法國早早做起瞭核電輸送生意。據有關方面統計,法國核能工業創造的附加值每年達200億至280億歐元。讓我們想象一下,把世界最先進的核電技術和輸電技術配套,不僅可以增加產品的競爭力,向俄國與美國這樣地大物博的國傢輸出,和可以讓自己的電網與周邊國傢鏈接,這不僅促進中國的工業發展,還將創造龐大的工作崗位。追趕 下一次產業革命盡管最近幾年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中國都是第一名,而發達國傢對中國實施的各種壁壘也間接證明,面對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日漸強大的技術追趕力量,發達國傢也有所擔憂。但是如果中國不能趕上這次產業革命,隻能繼續以低成本、低價競爭贏得市場,在新一輪全球產業分工中被邊緣化| 文 • 本刊記者 陳曦制造業之外的吸引2012年8月7日,浙江日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五傢渠市合作簽署總投資為 30.6億元的肉羊產業投資合作項目。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疆乃至全國最大的現代有機畜牧產業化基地,產品將優先供應新疆市場。據日發集團董事長、日發新西域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捷介紹,項目建成達產後,年屠宰加工肉牛將達到30萬頭、肉羊300萬隻,生產加工15萬噸優質有機牛羊肉,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這條新聞乍看似乎沒什麼噱頭,其實內藏玄機。日發集團是浙江紡織機械與機床設備制造商,並且已有一定規模。日發集團旗下有浙江和山東兩處紡織機械制造基地,產品覆蓋全國各地,並且出口到其他多個國傢。日發集團下屬的數碼精密機械制造基地也是浙江省機械行業的骨幹企業和原國傢機械部數控機床重要制造基地,也是國內唯一一傢能夠同時生產數控車床、立式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和龍門加工中心的企業。從制造業轉型到畜牧業是很大的跨度,在紡織機械和數碼精密機械方面做得不錯的日發集團為什麼把觸角伸到毫無經驗的畜牧業呢?日發工作人員介紹,原本的兩個機械制造業務都做到瞭幾億或十幾億的規模,但是企業現在對機械制造的興趣減少瞭。“做到這個程度再做大空間也不大,所以想要轉行。”像日發一樣對於傳統制造業“審美疲勞”的企業遠不是少數,之前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武鋼也是其中之一。2012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總經理鄧崎琳透露,武鋼準備建萬頭養豬場,而且年內就出欄。武鋼計劃在非鋼產業上投資390億元謀求發展,除瞭養豬種菜,還計劃開展代為接送幼兒園孩子,甚至疏通下水管道等業務。聯想的前任掌舵人柳傳志也公開表示,農業是聯想“非常重點”的一個行業,聯想做大現代農業的決心很大。在農業方面,聯想將從如水果、肉類、雜糧等項目開始,從種植、生產、運輸、儲存、銷售等各個環節加以把控,最終打造一個統一的食品品牌。2010年,聯想集團成立瞭農業投資事業部;2011年年末,集團高級副總裁、新興市場總裁陳紹鵬調職領導聯想旗下新的核心新業務——現代農業。制造業的領軍企業轉型到農業的還是小部分,另外也有部分企業向文化產業轉型,更多的是向服務業轉型。是這些行業更有吸引力,還是制造業已經失去瞭魅力?答案是後者。好日子過去瞭過去20年中,中國的制造業突飛猛進得到瞭“世界工廠”的頭銜。小到針頭線腦,大到飛機輪船,中國人都能造得出來。動輒幾百億甚至上千億投資的各種產業園更彰顯各地政府和大企業對這個行業的信心,但是為什麼制造業企業會逐漸開始轉移陣地瞭呢?現在,到瞭不得不改變的時刻瞭。中國元智庫創始人張庭賓在博客中毫不客氣地指出,中國既有的粗放世界工廠模式已經走入死胡同,中國高能耗、高資源消耗的發展模式已經撞瞭南墻,中國高度依賴國際資源和市場的模式也走到瞭盡頭,現在的中國必須深刻反思,真正走上“以人為本”的“科學可持續發展”之路。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在接受《中國新時代》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講瞭至少十幾年的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實際效果不是很大。中國的產業升級不能實現的原因是因為中國過去一直高速發展,企業不需要轉型升級就能盈利,誰還去費事搞升級呢?”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GDP維持30多年的增長,且增長平均速度長期位居全球第一。如此快速的經濟發展,得益於城鎮化與工業化的深入。城鎮化與工業化的發展,必然需要大量的產品,使得中國內部市場一直維持增長勢頭。另外,中國的低廉成本吸引瞭很多外國企業來華設廠,杠桿作用帶動瞭本土制造業的全面提升。以裝備制造業為例,2010年之前,行業產值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對於企業而言,因為需求旺盛,即使產品技術水平一般,便宜點也能賣出去,而且產量大瞭成本自然降低,收益也很好。所以,企業的基本發展模式就是:圈地,建廠,擴大產能,同時盡可能地降低經營和人工成本。雖然有時盈利水平不高,但是利潤率也有百分之幾,總是能夠賺到錢。特別是一些先行的企業,先發制人,賺得更多。這一模式在市場擴大的時候起到瞭助推行業發展作用。所以,出現瞭振華重工(600320,股吧)、沈陽機床(000410,股吧)等在國際上數得上的大企業。如此粗放型發展方式帶來的問題是,材料消耗大,污染嚴重,制造出的產品技術質量都不高。過去,裝備制造業發展依靠的是擴大產能、低價的勞動力和生產要素成本以及環境代價。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院長周其仁在某論壇上舉例,從大的經濟結構上看,在中國,一百元的總產值中,工業已經占瞭47%(2011年);相對於世界來說,去年世界的平均水平是一百元產值當中隻有26元是工業產出。可以看出中國的工業化已經超出世界一大截,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快速奔跑的時候,人們很難停下來思考未來的路要怎樣走。同樣,隻要是還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政府和專傢再怎樣呼籲轉型升級,都是徒勞的。隻有緩下腳步,當高速的增長暫停,市場疲軟,企業遇到活下去的困難的時候,才會真正考慮轉型升級。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副局長黃群慧三年前已經指出,如果將整個工業化進程按照工業化初期、中期和後期三個階段劃分,我國整體上已進入工業化中期的後半階段。屈賢明也認同,中國至少已經進入或者即將進入工業化的後期。工業化後期的特點是,重化工占的比例微微下降。實現工業化之時,制造業的比例會有更大的下降,服務業比例上升。屈賢明說,“這是規律,也是其他國傢工業化走過的路,我們國傢也不可能跳過這個時期,就是說制造業比例不會繼續增長,制造那麼多的洗衣機、電視機,誰買呢? ”過去,GDP增長速度是10%,裝備制造業的速度是20%,兩者的比例是1:2。2011年機械工業增長11%,隻比GDP的增速高幾個百分點,未來,這一比值將基本持平,而且成為常態。如果把本國工業化進程中必須面對的下行稱為內憂,國際經濟形勢一片低迷更凸顯外患亦不會輕易消失。屈賢明表示,有人期望,過瞭上半年,下半年就會好,或者過瞭今年,明年就好瞭。當然,也許明年比今年好,但是像從前那樣的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的情況是不可能的瞭。那樣擴張的市場不會再現,事實上,現在很多工廠已經出現瞭嚴重的滯銷。下一次 信息化革命Netscape創始人、矽谷著名投資人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2011年曾在《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上發表《軟件正在吞噬整個世界》的文章稱,當今的軟件應用無所不在,並且正在吞噬整個世界。文章總結“這是一個偉大的機會,我明白該把自己的錢投向哪裡”。數月之後,英國的《經濟學人》雜志在今年4月發表瞭一篇名為《第三次產業革命》的文章,提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核心就是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智能化制造的發展。屈賢明也認同下一次產業革命將是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產物。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體現在技術、產品、業務及產業四個方面。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助理、中國人民大學講師、美國佈魯金斯學會訪問研究員、香港鳳凰衛視財經評論員朱文暉也對新一次產業革命有如下評論,“信息產業革命,數字化的時代開始,其實現在確實是個革命,但是這次革命不是以能源為標志的,而是以掌握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為標準。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更多是以能源為突破口。我想不管怎麼樣,第三次產業革命,與80年代講的新產業革命是有直接關系的,就是數字化的技術,然後把這個東西可以無窮地進行分解,變成0和1這兩個數字的技術來進行處理,然後伴隨智能化制造。幾傢之言雖不盡相同,但是均認可,下一次產業革命的核心將是信息化和智能化更深入的應用,換言之是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推廣。將電子信息技術滲透到產品中,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實用便利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數控機床和數碼相機。普通機床加上電子數控系統之後就變成瞭數控機床,數控機床的可靠性更高,且節省勞動。數碼相機的出現完全改變瞭攝影的規程,照相變得更便捷,幾乎完全替代瞭傳統相機。數控機床和數碼相機的誕生均為本行業帶來瞭革命性的改變。繼數控機床和數碼相機之後,3D打印機以全新的智能設備的姿態出現。3D打印機可以“打印”出真實立體的物體,功能上與激光成型技術一樣,采用分層加工、迭加成形,即通過逐層增加材料來生成3D實體,與傳統的去除材料加工技術完全不同。北京市上拓科技有限公司對《中國新時代》介紹,3D打印專業術語是快速成型機,采用快速成型技術,可以在幾小時內完成一個磨具的成型,節省瞭原來多模塊設計、制造時間。該技術可以應用在航空航天、汽車及其它交通工具、傢電及電子消費品、醫療及牙科正畸等多個領域。以交通工具為例,快速成型技術已經應用於商業交通工具的研發過程中,包括汽車、摩托車等行業都在采用快速成型工藝進行零部件及內飾件的開發。技術應用成熟,材料選擇廣泛。上海大眾、上海汽車集團、寶馬等等企業均有不同應用。所有寶馬概念摩托車的塑料覆蓋件都采用快速成型制作並裝配完成。優異的熱塑性工程塑料材料性能,使得快速成型朝著直接數字化制造的方向發展。計算機技術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更先進的硬件產品,也將讓生活和辦公變得更加方便。一次聚會上,大傢跟負責攝影的朋友索要上次聚會的照片。朋友隨身攜帶的手提電腦中怎麼也找不到之前拍攝的照片,猛然記起來將其存在瞭某個U盤中,於是無奈地嘆息,“真希望現在就用上windows 8”。windows 8是微軟新推出的操作系統,它的一個大變化就是Windows Azure雲計算操作系統,雲計算模式弱化瞭終端功能,以互聯網為根基,為用戶提供各種在線雲服務,凡是可以連接互聯網的終端,基本都可以通過在線租賃各種軟硬件資源從而實現各種應用。北京美地森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遊峰介紹,簡而言之,雲計算如果得到充分運用,未來,我們可能隻需要一個平板電腦,就能進行現在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所進行的操作。美地森對雲計算的理解是,將大量用網絡連接的計算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計算資源池向用戶提供按需取用的服務。這個計算資源池可以想象為電網,水網,用戶不用去關心資源來源何處,由誰提供。用戶的“需求”被虛擬成“計算”,對於用戶而言,實用“雲”上的數據就像實用水和電一樣簡單便利。最初,人類用石頭和繩子記載事情。紙的發明讓人類摒棄瞭沉重的石頭和繩子,轉而把事情記錄在紙上。後來,計算機的發明,允許人類通過計算機完成很多工作,堆積如山的紙質文件被存放在硬盤中。現在,硬盤可能被一個個大型的雲儲存設備代替,最終,人們在工作的時候可能隻需要一個平板電腦,所有的數據都將從中心存儲器上下載。美地森技術總監王勁凱說,這是一場新的革命,並且才剛剛開始,還有很大空間。1981年8月12日,IBM推出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帶來瞭一次計算機革命。一場新的革命正在悄然興起,多個獨立終端的電腦將被一個中心的存儲器替代。抓住中國機會《經濟學人》的文章還提出,當制造業走向數字化,它會改變所有既有認知,制造業將返回到富有國傢。文章字裡行間的意思是中國優勢不再,將被淘汰出局。現在中國面臨的是兩頭受壓的形式。一方面,工業發達國傢,如美國、德國、和英國等,都重申要回歸制造業。奧巴馬總統在講話中多次提出要重振制造業,鼓勵企業離華返美,並給予回到美國的企業多項政策支持。這些國傢在制造業上的目標是依靠先進技術和創新的高端制造業。另一方面,越南、印尼等國傢有更低廉的勞動力和生產要素成本,吸引瞭很多制造企業前往開廠。企業總是尋找勞動力成本低的地方,越南的制鞋業已經吸引瞭耐克、阿迪達斯這樣的品牌。到越南和非洲建廠的中國企業也不在少數。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章玉貴發表文章稱,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有可能使全球技術要素與市場要素的配置方式發生革命性變化。如今美國不僅在傳統技術領域繼續保持領先地位,而且在諸多新興技術領域也保持著對中國的壓倒性優勢。而美國在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研發設計、系統集成等專業服務優勢,合理的稅收和移民政策,加上超強的全球供應鏈管理能力,使得美國有可能率先在全球范圍內掀起自新經濟(310358,基金吧)革命之後的又一次產業革命,重新切割全球產業版圖,從而在將美國從經濟困局中解脫出來的同時,再度形成對中國和其他國傢的經濟與技術優勢。盡管最近幾年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中國都是第一名,而發達國傢對中國實施的各種壁壘也間接證明,面對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日漸強大的技術追趕力量,發達國傢也有所擔憂。但是如果中國不能趕上這次產業革命,隻能繼續以低成本、低價競爭贏得市場,在新一輪全球產業分工中被邊緣化。正在悄然進行的這次產業革命中,中國有多少機會?屈賢明認為,現在先進國傢在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方面也沒有太過超前的成績,例如產品方面,中國在這方面仍然有機會。遊峰介紹,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領域,由於需要把信息傳輸到中心存儲器,因此衍生出信息安全問題,所以在這方面國傢非常鼓勵國產化,政府已經明確,要求政府事業機關等單位選擇國產企業的服務。朱文暉認為,因為中國已經渡過瞭人口紅利期,進入劉易斯拐點。如果中國能夠創立新的體制,在調動積極性方面有更多的優勢的話,可以成為這次產業革命的受益者,這取決於怎樣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跟上這個浪潮,而不是去對抗這個浪潮。由此來看,中國在這次產業革命中暫時還沒被發達國傢落下。然而,中國與發達國傢在創新上的投入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另外,大而全的發展模式和GDP主義也在阻擋中國提升技術水平的腳步。章玉貴指出,中國必須盡快改變以央企為代表的超大型企業重視規模與市場邊界擴張的發展路徑,盡快給有實力的民營企業更大的市場機會,此實乃為應對此輪超級產業革命的急務。屈賢明建議,企業在這個時候應該冷靜下來,向符合市場需求的方向發展而不是熱門的“高端“方向。產能別增長太快,考慮把產品做精。有錢多做創新和高新產品,可以改進工藝、開發新產品,這樣的話,很多企業就會慢慢提升整體水平,轉變粗放發展方式,企業就能變強。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2-09-06/145550320.html

土信貸台中大安土信貸汽車貸款苗栗三灣汽車貸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廷廷網購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